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为何人类普遍对快乐存在认知偏差?

2010 年 2 月,诺贝尔得主卡尼曼登台 TED 发表题为「记忆与经验的争斗之谜」的演讲,题目略抽象,但内容相当有意思,讲述的是大家都熟悉的「快乐」作为例子,并抽丝剥茧让你明白人是如何认知记忆和经验并做出决定的,这对你更好的认识自己,并对未来做选择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丹尼尔·卡尼曼是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他与同事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社会学、心理学实验发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经常使用直观推断方法将一些复杂的决策问题简化为一些简单的判断,而以这些经验规则为主要特征的直观推断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错误和偏差。

之后,他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2002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11 年出版《思考,快与慢》,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

以下是卡尼曼在 2010 年在 TED 主题演讲:记忆与经验的争斗之谜

https://v.qq.com/x/cover/k6sxzw97v7mhdle/l03254dbd7v.html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一种经验还是记忆?

卡尼曼说起他几年前在南极度过的假期。与其他假期相比,他常常会想起这个假期。这个假期足足三周,大概拍了 600 张相片,但如果你要回忆它,你最多只用一个半小时就够了,这似乎不成比例呀,为什么呢?

卡尼曼又举了一个例子。有位同学去听交响乐,前 20 分钟觉得音乐会无比动听,但在演奏快结束之时,出现出了尖锐刺耳的声音,结果他就记得后面的这一段糟糕的记忆了,前面的美好都忘记了。明明是快乐的时间多于痛苦的时间,但为什么人的记忆会这样?

> 图片 > 音乐会

这是因为人类普遍对快乐存在认知偏差。

偏差一:人类不愿意去承认快乐的复杂性;

偏差二:人类往往混淆是经验和记忆间;

偏差三:人类对快乐存在聚焦错觉(focusing illusion),当想到一些关于快乐生活的情景时,就觉得它特别重要。

卡尼曼自己假期的例子就是符合偏差二,经验是事实,事实就是你完整经历过的事情,但回忆就是选择性的感受提取。如果你尝试回忆你最近和朋友吃饭的情景,你回忆起来必定不是第一视角的全部事实经过,而是第三视角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情景、情绪、话题等

交响乐的例子则符合偏差三,在那位同学的固有印象中,去听音乐会已默认是可带来愉快享受的事件,所以他觉得音乐会的每个过程都特别重要,尤其是最后的体验,不能容忍任何错误,末尾一旦出现差错,这个差错就会形成的愤怒情绪记忆,不愉快的记忆就被放大处理了。

> 图片 > 日常

以上例子会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用呢?

你需要记住,人类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最后阶段的体验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记忆与评价,而这些记忆和评价将对我们以后面对此种事或物做出某种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种认知特点,每天做出无数决定也就非常快了。

例如精明的旅行团往往是安排:到旅途末尾总会安排一顿比平时丰盛的大餐,大餐末尾总会上一份美味的甜品,甜品之后总会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

同时,我们也必须识别出这种认知偏差,避免掉入陷阱。

例如在投资时,对某种行业的过于偏爱,或对技术过分看重,导致对未来走向的判断失误。

例如在各大节日,商家们常常通过五花八门的推销方式来让消费者觉得此时价格比平时更便宜。■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